蠅蛆體質量生長曲線,生長發育性能特點、發育規律研究
本研究中,通過測定1.0~4.0日齡蠅蛆體質量,并對所測得的數據進行生長曲線擬合,分析其生長發育性能特點和發育規律,旨在為家蠅的進一步選育及有效的飼養管理提供依據。
本研究中,采用Gompertz、Logistic和Bertalanffy 3種非線性模型擬合了蠅蛆體質量的生長曲線。3個模型的擬合度(2)均大于0.970,其中Bertalanffy模型對蠅蛆的擬合度(2=0.988)最高,但其拐點不符合蠅蛆生長的實際情況;Gompertz模型對蠅蛆的擬合度(2=0.986)優于Logistic模型的(2=0.978),且拐點符合蠅蛆體質量的生長發育規律。此外,根據蠅蛆體質量實測值與擬合預測值分析,Gompertz模型的擬合效果較理想,較好地描述了蠅蛆體質量的生長發育趨勢,可作為蠅蛆生長曲線的擬合模型。
尹仁國[20]曾用Logistic模型對蠅蛆體質量進行生長曲線擬合,擬合度為0.981,本研究結果與其相當,但其生長拐點位于3.04日齡處,本研究中Logistic模型擬合的拐點為1.75日齡,與其差異較大。造成此差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蠅蛆生長受季節、氣候、地區、營養及測量方式的影響較大的緣故。劉欽來[21]對3個不同品種的蠅類進行曲線擬合,發現棕尾別麻蠅符合三次方程,而絲光綠蠅和大頭金蠅前期符合指數方程,后期符合三次方程。殷京珍[22]也研究了棕尾別麻蠅、絲光綠蠅和大頭金蠅的生長曲線,發現三者的擬合度均高于0.988,前者拐點為1.5日齡,后面兩者拐點均為1.0日齡,本研究中蠅蛆最適擬合模型(Gompertz)的拐點日齡與棕尾別麻蠅的相似,晚于絲光綠蠅和大頭金蠅的,可能是由于絲光綠蠅和大頭金蠅成熟體質量偏小的緣故。可見,不同品種及性狀間的最佳生長模型會存在一定的差異。在實際分析中,不同品種應逐一對其進行驗證分析,選擇適合的數學模型來擬合畜禽生長發育規律。